2020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全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协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向绿色化转型,节能降耗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一、 能源消费的基本特点
1、规上能耗总量小幅下降
年初,全市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走势受疫情停工停产因素影响降幅较大,二季度全市上下出台一系列推动工业企业复产达产的政策措施,规上能耗有所上扬,下半年走势趋于平稳。2020年,全市281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968.6万吨标准煤,较2019年减少24.7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1.7%,降速较2018年和2019年分别收窄了2.0和0.1个百分点。
2、高耗能行业同比下降
2020年,全市六大高耗能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719.0万吨标煤,同比下降1.3%,占规上工业能耗的比重为74.2%,所占比重同比上升0.3个百分点。从具体行业看,六大高耗能行业综合能耗增速“四升二降”。上升的四个行业是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9.5%)、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增长7.1%)、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7.1%)和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6.7%);下降的两个行业为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下降6.8%)、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下降4.4%)(见下表1)。
表1:2020年全市高耗能行业综合能耗情况表 |
||
指标名称 |
综合能耗 (万吨标准煤) |
同比增幅 (±%) |
规上工业合计 |
968.6 |
-1.7 |
#高耗能行业合计 |
719.0 |
-1.3 |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
336.3 |
-6.8 |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
90.0 |
-4.4 |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
8.4 |
7.1 |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
19.4 |
7.1 |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
252.9 |
6.7 |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
12.3 |
9.5 |
3、清洁能源发电量占比提升
2020年,全市规上工业发电量236.4亿千瓦时,同比下降4.5%,日均发电6460.1万千瓦时,同比下降4.7%,降速较上半年收窄了3.2个百分点。
分发电类型来看,燃煤发电157.6亿千瓦时,同比下降2.4%,占比规上工业发电量的66.6%;风力、太阳能、生物质、垃圾焚烧等可再生能源合计发电19.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6%,占比8.3%,所占比重同比上升0.7个百分点。其中,风力发电3.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1.6%,占比1.8%;太阳能发电5.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0%,占比3.7%;生物质发电2.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5.0%,占比1.0%;垃圾焚烧发电2.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1%,占比1.8%。
4、超额完成年度减煤目标任务
自“263”专项行动开展以来,仪征市、开发区、江都区通过实施气煤替代战略、关停整治燃煤锅炉、推进区域集中供热、加大项目改造力度等措施,持续深入推进减煤减化,并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全市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作出了突出贡献。
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煤炭消费量899.8万吨,较2016年煤炭消费量减少160.2万吨,同比下降15.1%,完成省定年度目标任务的113.9%,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分用途看,电煤消费量648.1万吨,较2016年减少68.1万吨,同比下降9.5%,非电煤消费量251.7万吨,较2016年减少92.1万吨,同比下降26.9%。
5、能耗区域分布“三升六降”
2020年,全市三个地区综合能耗同比增长,有六个地区下降。下半年以来,由于热电、钢铁、化工等行业产能加快释放,带动部分地区能耗增幅快速增长。其中,广陵区累计能耗增速20.2%、仪征市累计能耗增速4.7%,两地合计拉动全市综合能耗消费量上涨3.3个百分点(见下表2)。
表2:2020年分县区规上工业能源消费情况
分地区 |
综合能源消费量 (万吨标准煤) |
能耗同比增幅 (±%) |
占全市的比重 (±%) |
全 市 |
968.6 |
-1.7 |
100.0 |
开发区 |
274.3 |
-2.6 |
28.3 |
广陵区 |
136.6 |
20.2 |
14.1 |
邗江区 |
87.2 |
-16.8 |
9.0 |
江都区 |
59.6 |
-7.0 |
6.2 |
宝应县 |
32.5 |
-6.0 |
3.4 |
仪征市 |
217.1 |
4.7 |
22.4 |
高邮市 |
158.7 |
-10.2 |
16.4 |
蜀岗瘦西湖景区 |
0.1 |
29.3 |
0.01 |
生态科技新城 |
2.5 |
-12.6 |
0.3 |
二、需要关注的问题
1、重点企业能耗增速较高
2020年全市年耗能达万吨标准煤以上的59家重点耗能企业中有13家企业保持两位数以上能耗增幅,同比增长19.3%,占规上工业能耗的比重为25.1%,所占比重同比上升4.4个百分点。其中,扬州恒润海洋重工有限公司、江苏国信仪征热电有限责任公司、扬州华航特钢有限公司、扬州瑞斯乐复合金属材料有限公司、江苏诚德钢管股份有限公司、潍柴动力扬州柴油机有限责任公司6家企业今年由于新上生产线等因素能耗同比上升超过20%。
2、重点行业能耗占比提升
全市综合能源消费量最高的前五大重点行业综合能耗合计为795.3万吨标准煤,占全市综合能耗的82.1%,所占比重同比上升1个百分点,能耗同比下降0.6%,高出规上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其中全市最大耗能行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能耗占全市能耗的比重为34.7%,产值占比仅为2%,产值单耗为3.339吨标准煤/万元,为全市产值单耗平均水平的17.6倍;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综合能耗占比为26.1%,产值占比为7.5%,产值单耗为0.656吨标准煤/万元,为全市产值单耗平均水平的3.5倍;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综合能耗占比为9.3%,产值占比为6%,产值单耗为0.291吨标准煤/万元,为全市产值单耗平均水平的1.5倍。这三大行业能耗总量大,产出低,单耗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当其发生异常变化时,对全市节能降耗工作的影响较大。
三、对策建议
进一步坚持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扎实推进节能降耗技术改造工作,提高优质能源使用比例,才能使全市的节能降耗工作取得更好的成效。
1、严格控制新建高耗能项目
把好项目审批关,从源头上严格控制新建高耗能项目。严格执行市场准入条件,对新建和改扩建的项目,要严格把关,提高高耗能行业的投资门槛,避免相关行业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严格执行新建项目节能评估审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项目核准程序,凡是属于高能耗的生产项目必须从严从紧。
2、加大能耗大户监管力度
全市的综合能耗主要集中在万吨能耗企业中,加大耗能大户特别是扩建及新投产企业的监管力度,有利于全市节能降耗目标的完成。对于耗能大户的节能降耗工作必须始终绷紧神经,密切监测、提早谋划、快速反应,防止其能耗和增速持续走高。同时,对全市万吨以上重点耗能企业要进一步强化落实能耗激励、考核制度。针对万吨能耗企业需制定具体的节能降耗规划,严格组织落实,加强监控,实行跟踪监管,确保实现预期节能指标。
3、加快基本产业的发展
引导和促进全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加快基本产业尤其是汽车产业和机械产业等高产出、低耗能产业的发展,可以有力地推动全市实现经济高增长、能耗低增长。工业产业结构发展重点放在低耗能和高产出的基本产业上,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率,在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的同时,能源消费向清洁性、优质化发展。
4、推广节能技术加大技改步伐
技术进步是节能降耗的根本途径之一。企业技改能力低下、装备落后是能耗水平偏高的一个原因。鼓励和帮助企业积极进行节能技改、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打破恶性循环,技术进步引起的各行业内部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是工业用能效率提高的主要因素。政府及各相关部门要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大节能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投入,加大节能技术示范和推广力度。加快高耗能行业的节能技术改造。如在化学行业中,重点加强余能、余热回收利用;在建材行业推广水泥新型干法窑外分解技术等。通过节能技术改造更新不断提高能源的利用水平,提升能源经济效益,促进能源与经济、能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